记者调查采访时发现,不少市民认为像饮料、矿泉水瓶喝完再用来装水很方便,一些环卫工人、民工外出劳作时也喜欢带一两个装着水的塑料提手塑料瓶外出劳动。
很多市民厨房里也能找出各种饮料瓶。“家里的盐、酱油、醋等调味品,用的都是塑料瓶装,时间长了不用刷,直接扔,挺省事。”市民张女士说,家里吃的散装花生油也是用大的饮料塑料瓶装,一直都这么用,没觉得有什么不安全。
市民不知塑料瓶有“身份证”
“一般塑料瓶底都有号,像矿泉水、饮料、奶制品等塑料瓶的底部都有一个三角形标志和数字,这是一种塑料回收标志。”海口一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说,三角形中心有“1”字号,三角形的下方的“PET”字样,这表明这种塑料瓶是1号瓶,是用PET制成的,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。
新闻中心